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喜讯|法语语言文化学院4项“大创项目”在2025年结项中取得优异成绩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30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布了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结项评审结果。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学生主持的4个项目全部顺利通过结项验收,其中国家级项目优秀1项、市级项目良好1项、合格1项,校级项目合格1项。“大创”项目旨在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以上成果充分展现了法语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的重要回信中对培养“三有人才”的期许。

“中法寻迹”

——北京地区的中法人文交流印迹探访与研究

由周祺霖同学主持的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中法寻迹’——北京地区的中法人文交流印迹探访与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项。该项目历时一年,深入考察了北京地区中法人文交流的历史印迹。团队采用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6次实地调研,系统整理中法两国档案、碑刻等文献资料约7万字,形成包括:基于Maptable平台打造的中法交流印迹数据库;3次学术推广讲座、2次成果推广公益活动;与帝都绘工作室合作推出的Citywalk路线等大众化成果展出。同时,周祺霖完成题为《北京正福寺“五位司铎之墓”碑主身份考释》的学术论文,丰富了项目的学术成果产出。“中法寻迹”大创项目的项目成果为促进中法文明互鉴、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参考,展现了北外学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

“京城旧梦,语焕新生”

——用外语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由葛诺同学主持的市级创新训练项目“‘京城旧梦,语焕新生’——用外语介绍北京胡同文化”项目以良好等级结项。该项目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胡同文化,强调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方式记录胡同故事。项目团队名为“循巷觅影”,不仅专注于胡同建筑的文化保护,也通过创新手段将这些文化元素传递到全球。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用中、英、法、意等多种语言向世界介绍胡同文化,助力胡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记忆,推动中国声音走向世界。

寻找散落在海淀的中法文化交流记忆

——中国石刻艺术跨文化传播实践

本项目旨在于中法建交60周年的时间节点,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为切入口,为海淀区西山的中法交流遗迹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开通公众号“石艺拾忆”,实践不仅在国内开展,更走出国门进入受众国法国,传播中国故事,中法记忆。

不時不食

——三餐四季

本项目旨在于中法建交60周年的时间节点,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为切入口,为海淀区西山的中法交流遗迹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开通公众号“石艺拾忆”,实践不仅在国内开展,更走出国门进入受众国法国,传播中国故事,中法记忆。

法语学院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训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个领域或创业过程,明确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宝贵的实践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研究、创新、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沟通表达等关键能力;打破课堂与现实的壁垒,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化理解。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优势,凝练“外语+”品牌,引领师生讲好中国故事,绘就三全育人的优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