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北外法语世界讲堂第93讲:面对全球化的法国教育——承诺与挑战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04 [来源]: [浏览次数]:

2月26日上午,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高等教育研究院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罗知北(Romuald Normand)先生在东院暮思厅为北外学子做了题为“面对全球化的法国教育——承诺与挑战”的讲座。讲座由法语语言文化学院王鲲副院长主持。

法国的教育传统历史悠久,全球化的进程对世界各国教育系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也不例外。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时,法国的教育传统会做出自己独特的回应。基于此点观察,罗知北教授专注于法国教育的评估政策以及世界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站在国际视角下探讨各国教育体系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罗知北教授看来,全球化使各国的教育系统得以互相借鉴、迁移。他介绍了欧盟各成员国如何在欧洲委员会的带领下,以“开放式协调方法”(méthode ouverte de coordination),协调其内部的教育政策,旨在促进各国师生和研究者交流。欧洲著名的“伊拉斯谟计划”(programme Erasmus)就是一例。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学者们发现,各国在终身学习、教育评价、教师培养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和互鉴的空间。

罗知北教授回顾了法国近几十年教育政策演进历程,一针见血地指出基于自身的惯性,法国教育政策面对教育变革潮流时表现出三个问题:“盲目”(aveuglement)、“无知”(ignorance)和“拒绝”(rejet)。他也指出了真正的法国教育核心是其对公民的承诺:

一是,自启蒙运动流传至今的精神遗产“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词的使用并非出于民族主义,而是基于外部目光做出的分析判断。自由,受英国自由主义影响,保证了个人的权利和教育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废除了特权,使公民皆可接受教育;博爱,也从战友之情发展为共同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团结精神。

二是法国教育的“共和主义承诺”(promesse républicaine)。罗知北教授以金字塔比喻了自下而上反映出的教育目标:将学校世俗化的政教分离(laïcité),培养公民意识(citoyenneté),保障教育公平(égalité par l’éducation),通过传播科学和文学知识解放人的思想(émancipation par les savoirs)。

然而,即便如此,法国的教育体系仍旧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当其冲的便是根深蒂固的绩优主义精英体制的内生矛盾(paradoxe méritocratique),纵有大量民主化的努力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不平等的存在。最后,罗知北教授还指出了法语在世界的发展困境来自于法国对自身文化主导地位的执迷和对接纳世界文化多元性的抵触。


(供稿人:高佩潼)